2021年11月19日-21日,由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日本佐贺大学联合主办,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理学院承办的第十一届电子通信与网络国际会议(CECNet2021)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法国、美国、德国、加拿大、日本、波兰、印度等多个国家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在主会场和四个分会场进行了近50场报告、研讨和交流。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徐坤教授出席开幕式。

本次会议围绕电子技术与集成电路、通信网络与网络安全、系统科学与信息通信、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等四个专题,会议共收稿件233篇,最终录用论文50篇。本次会议的大会主席由北京邮电大学黄善国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戴彧虹研究员和日本佐贺大学郭其新教授共同担任。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赵永利教授担任程序委员会主席。

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徐坤教授在大会开幕式上致辞。徐坤教授首先代表学校对与会嘉宾及专家学者表示欢迎,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在研讨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徐坤教授介绍了北京邮电大学的学科特色、行业优势、近年来在电子通信与网络相关领域取得的成果以及在未来电子通信与网络相关领域研究的顶层设计与布局,并介绍了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情况。徐坤表示,希望通过本次会议给与会各国学者提供很好的交流平台,促进相关领域国际学术交流和学科发展,带动更多师生投入相关领域科学研究工作,推动我校学术研究不断向前发展。
大会主席、北京邮电大学理学院执行院长、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黄善国教授在开幕式上对CECNet2021会议的整体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黄善国教授表示,本次会议讨论所涉及领域层面之深、方向之广,对电子、通信和网络等领域中许多新课题的研究将发挥引领性作用。
德国布伦瑞克工业大学Eduard Axel Jorswieck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戴彧虹研究员、北京邮电大学冯志勇教授、南京农业大学舒磊教授、重庆邮电大学宁兆龙教授分别作了特邀主题报告,分享了系统科学、无线通信、智能农业、边缘计算等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受到与会者的热烈欢迎。

在分会报告环节,来自俄罗斯、澳大利亚、法国、美国、德国、加拿大、日本、波兰、印度、塞尔维亚、巴西、马来西亚等多国的44名专家学者分别作了精彩报告。


11月21日下午,为期3天的CECNet2021会议顺利结束。本次会议内容精彩纷呈、学术氛围浓厚,与会各位专家学者交流讨论深入,收获颇丰。此次会议既为与会专家学者深入探讨当前电子通信与网络领域的发展状况及所面临的挑战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也使与会专家对未来发展前景有了更清晰和深层次的认知。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有力地提升了我校的国际影响力,提升了CECNet国际会议的学术声望,必将对进一步提高电子通信与网络研究领域的科学研究水平起到积极推动作用。